s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播报
【媒体聚焦】《人民法院报》关注合肥法院加强府院联动 优化司法服务工作
  发布时间:2023-04-24 22:06:40 打印 字号: | |

4月24日,《人民法院报》报道关注合肥法院加强府院联动优化司法服务工作,以下是报道原文: 

合肥:加强府院联动 优化司法服务

力量联合、数据联通、风险联控、社会联治……近年来,安徽省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当地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面加强与行政机关协作,以联促动,以动见效,形成具有合肥特色的高水平“府院联动”模式,有力推动了解决执行难、破产审判、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等工作,为合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和法律服务。

完善“一张网”破执行攻坚难题

   2020年6月,合肥市人大常委会全票通过了《关于加强人民法院执行联动工作的决定》,专门以地方性法规的形式巩固和发展执行联动工作成果。2020年10月,合肥市政府与法院执行联动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建立政府与法院执行联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标志着合肥市两级府院执行联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正式建立和实施。

    为了解决“查控难、处置难、惩戒难”等影响执行质效的突出问题,合肥中院致力以“联动”解难题,以“智慧”提效率,以“长效”固机制,不断巩固提升执行攻坚合力,保障人民群众胜诉权益。合肥中院与合肥市公安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房产局等23个部门签署执行联动会议纪要、合作备忘录,57家企事业单位深度参与执行联动。执行法官可以完整准确查询全市市场监督、税务登记、个人身份和社保、公积金等信息,实现对被执行人财产信息的“一网打尽”。

    “指尖秒办,法院与公安的协调联动居然如此高效,府院联动机制的强化合力,叠加信息化手段,实现了让正义提速、为群众解忧。”在一次活动中,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了合肥中院点对点查控系统运行情况。执行干警轻点鼠标,就实现了对被执行人的布控和不动产的查控,代表委员纷纷点赞执行联动机制的高效便捷。

执行联动机制不仅高效便捷,还随着机制的持续优化变得更加“智慧”。在合肥中院与合肥市司法局、合肥市发改委共建的合肥市“网上赋强公证平台”上,债权文书的网上赋强公证、贷款逾期催告、执行证书在线送达、法院立案执行等工作均实现了线上操作。通过赋强公证,债权人不履行或者不适当履行债务,金融机构即可根据赋强公证执行文书在线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按照法定程序进行执行立案,节约当事人解决纠纷的时间成本和费用支出。多部门合力开通的“绿色通道”为当事人提供了普惠均等、便捷高效、智能精准的司法服务,《赋强通——金融科技助力信用法治化高质量发展》案例获评全国优秀信用案例。

建设“一平台”提破产审判质效

2022年,合肥市两级法院共审结破产案件295件,占全省的27.1%。近年来审理的文达集团、国购集团、华安外经建集团、春天公司破产重整案件关系利益方多、社会影响力大,对于群众安居乐业、企业复活重生、营商环境优化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房地产开发商破产涉及经济、金融、民生多重问题,涉案财产数额大、债权人多、社会矛盾尖锐,破产审判工作承担起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的重要责任。

合肥市瑶海区春天城市广场2019年成为“烂尾楼”,因为经营不善、资金链断裂,楼盘和银行账户均被采取保全措施,备案销售定点贷款银行停止贷款发放。此时建筑主体结构刚刚完成,内外墙、电力、消防、地下车库机械车位均未完工。500多户购房业主收房无望。

裁定受理对春天房地产公司的破产清算申请后,合肥中院组织破产管理人对春天公司进行资产调查和评估、债权登记审查、偿债能力分析。2019年12月25日,公司转入破产重整程序。仅仅23天后,重整计划获得债权人会议高票通过,管理人承担起开发商的责任进行项目续建,经过9个月的建设,项目顺利竣工。

“烂尾楼”不同于一般正常建设的商品房,面临着耽误工期导致的施工许可证过期、破产受理后建设单位申报验收资格、合同完工日期滞后的违约处罚等问题。合肥中院强化与合肥市质监站、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人防办等部门的沟通,打通验收过程中的难点和堵点。2021年10月,春天城市广场正式向业主交房,各业主陆续领取房产证。

为了实现政府各部门与法院“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合力处置”,合肥中院积极推动构建“政府主导风险管控与事务协调、法院主导司法程序”的协作模式,通过常态化的府院联动机制解决办理破产案件过程中的疑难复杂问题。

2022年,合肥中院提请合肥市政府召开两次府院联动联席会议,推动成立包含合肥中院、合肥市公安局、合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合肥市城建局等单位的破产案件府院联动工作专班,在破产保障资金、破产涉税事务、破产企业简易注销、破产涉不动产事项办理、破产企业职工债权保障、打击逃废债、破产企业银行账户处置、企业信用修复等方面取得了成效。同时,合肥中院注重在案件督导中收集需要政府协助解决的事项,及时提交府院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共涉及19个事项、22件破产案件。

信息化手段是打通壁垒、凝聚合力、破解难题的重要途径。在多方合作努力下,合肥法院“破产案件一体化管理平台”建成使用一年多,通过法院、破产管理人、债权人和银行之间的有效链接,平台整合线上债权申报、债权人会议、线上表决、资金监管等多项功能,实现了案件办理、资金监管、资产处置的集约化管理,有效提升了破产案件办理的智能化水平。

打造“一中心”促行政争议化解

以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为目标,合肥中院加强与行政机构的良性互动,以建立健全行政争议多元化解机制为抓手,依法审结涉及土地征收、城建拆迁、工伤保险、治安处罚、劳动和社会保障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案件,化解了一大批争议较大的矛盾纠纷,切实推动了平安合肥、法治合肥创建。

针对社会关注度高、影响大的群体性争议,合肥中院加强与行政机关沟通联络,通过“法院提前介入+普法+调解”模式,推动矛盾纠纷诉前化解。

刘某等20人因对合肥市瑶海区住建局等机关作出的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审查决定不服,提起行政诉讼。合肥中院考虑到案件牵涉当事人众多、纠纷具有普遍性,影响较大,主动提示诉讼风险和化解方向。在征得刘某等同意后,启动行政纠纷诉前调解程序,协同合肥市政府行政复议应诉部门组织原、被告双方对接沟通,并全程提供法律咨询和诉讼引导。最终,被告改变原行政行为,原告自愿申请撤回起诉,行政争议仅仅用了5天时间就得到了实质性化解。

在公正司法的同时,合肥中院积极建立行政案件司法审查报告和行政审判数据向合肥市政府定期报送及共享机制,就行政审判有关的业务进行常规性交流和指导。近三年共发出司法建议书64份,发布行政审判白皮书及报告18份。该院持续推进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庭审前制发出庭应诉通知书,庭审环节增设负责人对案件实质性化解的最后陈述,努力让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出声、出效。全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比例节节攀升,2022年达到100%。

巢湖市成立行政争议审前和解中心,完善行政调解、行政裁决、行政复议、仲裁、诉讼等相互协调、有机衔接的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该中心成立以来共调结行政案件110件。

诉调“一条龙”强市域社会治理

以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为目标,合肥中院加强与行政机构的良性互动,以建立健全行政争议多元化解机制为抓手,依法审结涉及土地征收、城建拆迁、工伤保险、治安处罚、劳动和社会保障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案件,化解了一大批争议较大的矛盾纠纷,切实推动了平安合肥、法治合肥创建。

针对社会关注度高、影响大的群体性争议,合肥中院加强与行政机关沟通联络,通过“法院提前介入+普法+调解”模式,推动矛盾纠纷诉前化解。

刘某等20人因对合肥市瑶海区住建局等机关作出的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审查决定不服,提起行政诉讼。合肥中院考虑到案件牵涉当事人众多、纠纷具有普遍性,影响较大,主动提示诉讼风险和化解方向。在征得刘某等同意后,启动行政纠纷诉前调解程序,协同合肥市政府行政复议应诉部门组织原、被告双方对接沟通,并全程提供法律咨询和诉讼引导。最终,被告改变原行政行为,原告自愿申请撤回起诉,行政争议仅仅用了5天时间就得到了实质性化解。

在公正司法的同时,合肥中院积极建立行政案件司法审查报告和行政审判数据向合肥市政府定期报送及共享机制,就行政审判有关的业务进行常规性交流和指导。近三年共发出司法建议书64份,发布行政审判白皮书及报告18份。该院持续推进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庭审前制发出庭应诉通知书,庭审环节增设负责人对案件实质性化解的最后陈述,努力让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出声、出效。全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比例节节攀升,2022年达到100%。

巢湖市成立行政争议审前和解中心,完善行政调解、行政裁决、行政复议、仲裁、诉讼等相互协调、有机衔接的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该中心成立以来共调结行政案件110件。

①:合肥中院与相关部门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府院联动第二次联席会议。

②:合肥中院与合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建成交互式“司法查控+不动产登记”平台。

③:合肥中院干警查扣被执行人车辆。

④:合肥中院法官对一起行政争议案件做和解工作。

 
来源:人民法院报
责任编辑: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