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9年主要工作
2019年,全市法院面对新收案件突破20万件、同比增长27%的挑战,以只争朝夕接续奋斗,以初心使命诠释忠诚。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下,在市政府、市政协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办结各类案件210379件,法官人均办案超过350件,同比分别上升23.47%、21.82%;其中包河、瑶海、蜀山、庐阳法院结案超过2万件,最高办结32045件。市中院受理案件29888件,办结29169件,法官人均办案243件,同比分别上升10.48%、10.78%、8.96%。全市法院以全省1/8的法官办理了全省近1/5的诉讼案件,主要办案质效指标继续进位,司法公信力有了新提升。
一、聚焦中心工作,在服务高质量发展上见成效
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找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和着力点,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提高服务大局水平。
服务决胜“三大攻坚战”。严惩涉众型经济犯罪,审结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金融诈骗、传销等案件173件,做好“e租宝”案集资参与人信息核实登记,挽回群众财产损失;审慎处理企业资金链断裂、互联网金融引发的纠纷,审结银行借款、担保、票据、保险等案件12051件;引导规范民间融资行为,审结民间借贷案件16810件,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对接扶贫领域司法需求,审结涉及土地承包、土地流转、征地补偿等案件393件,促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推进环境资源刑事、民事、行政“三合一”审判,设立巢湖环境资源审判庭,审结检察院提起的“污泥处置”公益诉讼等环境资源类案件35件,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全面落实立案登记制,当场登记立案率超过98%;建设移动微法院,全市法院全部实现跨域立案、网上立案,实现“家门口起诉”;推进“分调裁审”机制建设,完善小额速裁、简案快审等办案方式,80%以上的一审民事案件通过简易程序、小额速裁审理。平等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依法认定民营企业以各种形式抵押、质押担保的法律效力,支持担保方式创新,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建立破产案件繁简识别机制,规范“执转破”工作流程,审理破产清算及重整案件278件,破产案件审理周期缩短1/5以上,盘活国有土地15.2万平方米和存量资产27.8亿元。尽可能运用重整手段挽救文达集团、国购集团等陷入经营困境企业,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保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保护司法主导作用,加强合肥知识产权法庭建设,完善知识产权“三合一”审判机制,审结知识产权案件3888件。加大侵权惩罚赔偿力度,提高知识产权侵权违法成本,优朋公司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案判决赔偿1160万元。加快知识产权协作保护,主办“知识产权保护江淮行”活动,与11家协作单位签署《知识产权保护合肥宣言》,健全知识产权司法审判与行政执法协作机制,推动建立全面覆盖、严格保护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二、聚焦平安建设,在助推高水平平安合肥上见成效
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为重点,严惩各类刑事犯罪,贯彻国家总体安全观,审结各类刑事、行政案件12287件。
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严惩黑恶犯罪,审结全国首例殡葬业涉黑案等黑恶案件77件785人,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270人,重刑率达48.16%。陆小军案、邱自强案入选省扫黑办十大案例,向勇案、谢大周案、蔡家才案入选全省法院五大案例。将“打伞破网”“打财断血”部署落实到位,一审判处财产刑1.25亿元,判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17人,进入执行程序34件,摧毁黑恶势力经济基础。一审审结“套路贷”黑恶案件25件,开展民间借贷涉“套路贷”专项整治活动,排查民事执行案件54095件,甄别移送“套路贷”线索371条,启动再审74件,为人民群众挽回财产损失1.96亿元。
维护安全稳定社会环境。依法严惩危害公共安全、严重暴力、多发性侵财犯罪,审结刑事案件9295件,判处罪犯11038人,同比分别上升20.07%和27.14%。坚定不移惩治贪腐,依法严惩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完善刑事诉讼与监察程序衔接机制,审结原商之都董事长韩贻坤受贿等职务犯罪案件95件。依法公正高效审理特赦案件143件,圆满完成“九类服刑罪犯”特赦重大任务。
监督支持依法行政。坚持依法行政与保护公民合法权益并重,审结行政案件2992件。建立行政争议多元调处机制,依法保护行政相对人实质权益,判决确认违法、撤销行政行为243件,经协调和解后原告撤回起诉299件。加强司法与行政良性互动,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795人次,上升11.3%。主动延伸审判职能,针对案件审理中发现的问题,向有关部门发出司法建议21份,助推法治政府建设。
三、聚焦执行攻坚,在切实解决执行难上见成效
以执行强制性为抓手,坚持“以打开路、以打见效、打建结合、形成长效”,执结各类执行案件64559件,执行到位91.1亿元。
完善执行联动机制。紧紧依靠党委领导、人大监督,将解决执行难纳入依法治市内容,市人大常委会听取法院执行工作专项报告。市中院与公安、自然资源、市场监管、税务等15家单位签订合作备忘录或会议纪要,实现与公安机关联合控人、协助扣车等。打破信息壁垒,在全省率先设立不动产登记中心司法业务登记服务窗口,专人办理司法查询、查封、解封、过户等不动产业务。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格局日趋完善,联动机制建设经验在全省法院作交流发言。
加大强制执行力度。集中开展“江淮风暴”四季行动,全力攻坚涉民生、金融、党政机关等重点案件,执结案件16587件,强制腾退房屋土地418万平方米。用足用准强制措施,发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30409例,限制高消费51516人次,司法拘留797人,移送拒执罪立案20件20人。在全省法院率先上线“易执行”系统,实现精准曝光。向社会公布执行典型案件81件,5761名失信被执行人迫于威慑主动履行,金额达12.7亿元,“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惩戒效果凸显。
强化执行规范管理。建立下级法院执行局长向市中院报告述职制度,最高法院将其作为经验推广。推进执行指挥中心“963”模式实体化运行,组建新型办案团队57个,实现执行管理扁平化、集约化、可视化。再造执行流程,出台负面清单,强化流程节点管控,杜绝消极执行、乱执行、选择性执行。规范网拍询价、刑事自诉等工作流程,借助京东、淘宝等互联网拍卖平台,以网络电子竞价方式公开处置财产,为当事人节约佣金1.63亿元,受到省高院董开军院长批示肯定。健全财产保全保险担保机制,推进执行案件律师调查令制度,防范“执行不能”风险。
四、聚焦司法为民,在提升群众司法获得感上见成效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两个一站式”建设,不断提升诉讼服务的规范化、标准化、智能化水平,妥善审结人民群众感受最直接、反映最强烈的涉民生案件27693件。
加强民生权益司法保护。审结医患纠纷、人身伤害、产品责任等案件9131件,回应人民群众对教育、医疗、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关切。审结劳动争议案件5419件,依法保障劳动者权益和企业用工权益,推动构建规范和谐的劳动关系。推进家事审判方式改革,审结家事纠纷案件9670件,维护家庭、社会和谐稳定。向142名生活困难的当事人发放司法救助金391.74万元,为群众解忧纾困。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公开裁判文书143222份,直播庭审33919次,发布普法案例5000余篇。举办“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司法”主题宣传活动,邀请140余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1000余名社会各界群众“零距离”感受法院工作,全面深化司法公开。
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把非诉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建立“一平台两机制三加强”工作机制,搭建诉调对接平台90个,聘请特邀调解员493人、特邀调解组织118个,争取专项经费455万元。市委政法委召开全市推进人民法院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工作会议,协调各方力量,汇聚解纷合力。92家调解组织驻点法院参与诉前调解,为人民群众提供多途径、多层次、多种类纠纷解决方式,化解矛盾纠纷7696件,司法确认案件2482件。提出“无案社区”创建意见,加快全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受到省委政法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多元解纷工作在最高法院“新时代纠纷解决机制创新交流会”上作经验介绍,新华社《内参选编》专题报道市中院创新诉源治理模式,庐阳法院家事纠纷解决机制受到全国妇联表彰。
建设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强化“最多跑一次”理念,推进诉讼服务中心转型升级,将诉讼引导、文书送达、材料转递等32项职能从“后台”推向“前台”,实现线上线下立体化服务,方便群众一次性办理。加强诉讼引导,自主研发具有50个案由的“诉讼风险智能评估系统”,向当事人释明诉讼风险,引导当事人多渠道解决纠纷。该系统荣获2019年全国智慧法院十大创新产品。推进审判执行辅助事务集约化、社会化改革,将卷宗扫描、送达等审判辅助事务性工作通过购买社会化服务的方式集中办理,提高审判质效。
五、聚焦深化改革,在推动审判体系现代化上见成效
以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为核心,贯彻最高法院“五五改革纲要”,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优势,确保司法公正高效权威。
完善新型审判监督管理机制。落实法官、合议庭办案责任制,实现审判监督管理向全院、全员、全程、实时监管转变。落实院庭长办案责任制,院庭长审结案件78700件,占结案总数的37.41%。推进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陪审宝”信息管理系统,方便人民群众参与司法、监督司法,人民陪审员参审案件19058件。
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坚持以审判为中心,落实疑罪从无原则和证据裁判制度,完善庭前会议程序,规范法庭调查规则,实现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健全充分听取、认真采纳律师辩护和代理意见机制,尊重和保障律师依法履职,坚守防范冤假错案底线。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坚持简化程序、从宽处理与保障人权并重。完成基层法院内设机构改革任务,基层法院内设机构数量由138个减至103个,减少25.4%。完善入额法官正常增补和动态调节机制,认真开展法官助理遴选法官工作,新入额法官24人全部配置在审判一线。
全面提高智慧法院建设水平。建成智能法官预约系统,全面推行随机分案、电子卷宗随案生成、大数据分析类案推送。自主研发“线上警民联调司法确认”平台,线上受理公安机关调处案件1644件,司法确认1642件。完善道交纠纷“网上数据一体化处理”平台运用,实现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理赔计算、在线调解、在线诉讼、一键理赔等全流程处理,调解案件895起,调解成功率66.15%。全面运用智能语音识别、视频调解、网上庭审等科技手段,探索建立适应互联网时代需求的审判方式,市中院成为长三角司法链首批签约法院,蜀山法院在全省法院率先利用区块链技术进行电子证据存证取证。
六、聚焦从严治院,在打造高素质法院队伍上见成效
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着力强能力、严作风、树形象,推进法院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
强化政治引领。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向市委、市委政法委书面报告工作15次。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精心组织主题演讲、主题党日等活动,教育引导党员干警立足岗位坚守初心、担当使命。强化理论武装,加强理论研讨,《新时代人民法院坚持党的绝对领导路径研究》获最高法院贯彻《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征文二等奖。注重维护司法领域意识形态安全,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在案件中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举办“庐州人民满意的好法官”评选活动,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10个集体和7名个人受到省级以上表彰。
持续正风肃纪。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扎实开展“严强转”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专项行动和“三个以案”警示教育,以发生在身边的违纪违法案例为鉴,警示干警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专项开展“整肃纪律作风、廉洁公正司法”警示教育,组织审务督察4次、专项巡查2次。用好用足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使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深刻汲取“王尔发案”带来的沉痛教训,以“零容忍”态度对11名干警给予党政纪处分,追究刑事责任2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注重能力提升。加快培养审判业务专家、业务骨干,深入开展精品案件、精品裁判文书评选,15篇案例、文书获评省级以上优秀,法官驾驭庭审、认定事实、适用法律、判决说理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完善干警培训机制,与高校联合举办培训班10期,培训1582人次。开设“合肥法院大讲堂”系列讲座,与高校法学院在实务课程、案例研究、课题调研、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提高干警综合素养和能力。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我们深切感受到,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是做好法院工作的重要制度保障。过去一年,市中院认真落实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决议,向市人大常委会专项报告执行工作,主动邀请216名代表、委员观摩庭审、见证执行27次。对代表、委员提出的29条意见建议和10件议案提案,件件有答复、事事有回音。我们深刻认识到,过去一年法院工作取得的成绩,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导的结果,是市委坚强领导、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的结果,是市政府、政协及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各位代表对法院工作给予充分理解、信任、监督和支持,有力推动了全市法院工作的新发展和新进步。在此,我代表全市法院表示衷心的感谢,致以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面对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市法院坚决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605名干警主动请战,深入一线,助力社区防控。聚焦为企业复工复产传递“司法温度”,解决中小企业复工复产面临的合同履行、融资、劳动用工等迫切问题,出台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有力司法保障的意见,发布涉疫劳动争议、商事合同、行政执法等司法规范指引6份,开通涉疫情民商事诉讼“绿色通道”,网上立案9038件,网上开庭1495次,视频调解14859次,执行结案13332件,执行到位14.77亿元,依法从严从快惩处妨害疫情防控刑事案件24件26人,实现疫情防控期间立案“不打烊”,审判“不掉线”,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准司法服务和保障。
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法院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在线诉讼、智慧法院建设和应用水平有待提升,队伍司法理念和司法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解决人案矛盾的措施不够有力,诉源治理有待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效果与改革目标还有距离,审判质效与人民群众期待相比仍有差距,少数法官作风不实、办案不公、司法不廉,损害了法院形象,危害了司法公信。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2020年工作安排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全市法院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政法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会要求,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审判执行工作,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以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的坚实步伐,为我市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聚力打造“五高地一示范”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一是聚力政治建院,在坚守初心使命上创一流。牢牢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持之以恒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以队伍教育整顿为牵引,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提升队伍整体素质和司法能力,提高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水平。
二是聚力执法办案,在服务高质量发展上创一流。贯彻新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司法促进发展、稳定预期、保障民生功能,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紧扣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全面依法治市、创优营商环境、民营企业产权保护等工作要求,妥善审理涉及中小企业经营、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等案件,持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重点打击新型网络犯罪,积极适用破产重整、和解程序依法促进民营企业转危为安,努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按照依法严惩、标本兼治的总要求,坚持扫黑除恶工作常态化,健全长效常治机制,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
三是聚力执行攻坚,在维护胜诉权益上创一流。坚持“一性两化”,巩固“基本解决执行难”成果,深化执源治理试点工作,推动执行长效机制落实落地。强化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健全执行权运行监督制约机制,杜绝超标的查封财产,依法适用信用惩戒和限制消费措施,为市场主体投资兴业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加强综合治理,发挥“人民陪执员”作用,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出台健全和完善执行联动机制决定,加快向“切实解决执行难”进军步伐,及时兑现人民群众胜诉权益。
四是聚力多元解纷,在深化诉源治理上创一流。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加快“两个一站式”建设,强化诉讼服务中心解纷功能。推进“分调裁审”改革,全面推进调解、仲裁、速裁多元解纷,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司法需求,助推审判质效提升,实现“审判质量、审判效率、政法满意度”上升和“案件改判率、发回率、信访量”下降的“三升三降”目标。积极探索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推动我市“无案社区”建设,努力把纠纷化解在基层,将矛盾消灭于萌芽。
五是聚力开拓进取,在推进司法改革上创一流。坚持用改革的思维和方法破解工作难题,坚定不移推进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加强审判权运行监督,确保司法公正高效权威。认真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扎实开展全市法院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推进案件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提升司法效能。继续推进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完善速裁程序运行机制。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现代科技与司法工作深度融合,提升智慧法院建设应用水平,促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
六是聚力公开公正,在加强监督联络上创一流。更加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和社会监督,健全监督联络工作机制,完善监督联络方式方法,拓展监督联络广度深度。认真落实本次会议审议意见和代表意见建议,确保专人研究办理、逐项推动落实,积极促进成果转化,汇聚为法院发展的不竭动力。
各位代表!
初心和使命,激励我们永远坚守、坚毅前行。全市法院将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坚强领导和市人大有力监督下,保持定力,奋勇争先,奋力开创合肥法院工作新局面,为我市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聚力打造“五高地一示范”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附件1
部分用语说明
1.“e租宝”案: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间,安徽钰诚控股集团、钰诚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利用e租宝平台、芝麻金融平台发布虚假的融资租赁债权项目及个人债权项目,以承诺还本付息等为诱饵,先后吸收11万余人资金共计762亿余元。2018年2月,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立案执行。2019年7月2日至8月30日对e租宝平台集资的全国受损集资参与人进行信息核实登记。
2.“污泥处置”公益诉讼案:2018年3月至2018年4月下旬,合肥某园林景观建设有限公司在合肥市新站区三十头社居委等流转土地上违法处置污泥累计10000余吨,造成约50亩土地受污染。因合肥市排管办未履行检察建议书要求,2018年10月,庐阳区检察院向庐阳法院提起行政公益诉讼。庐阳法院判决责令合肥市排管办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对在流转土地上违法处置污泥的行为依法继续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合肥中院二审判决维持原判。
3.分调裁审:为优化司法资源配置,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司法需求,深化繁简分流和调解速裁机制改革,通过推进案件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对进入诉讼程序的案件实现“简案快审、繁案精审”,切实提升审判质效。
4.“执转破”:指法院在执行过程中发现被执行人资不抵债、达到破产界限、符合破产条件,通过一定的程序及时将企业移送破产审判部门审查,以启动破产程序来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5.全国首例殡葬行业涉黑案:2016年起,被告人方大胜笼络高理照、方宏翠等人,成立方氏殡葬公司,以暴力威胁、“打、砸、抢”的方式逐渐垄断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新院区殡葬生意。瑶海法院判决被告人方大胜犯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等数罪并罚,判处有期徒刑二十年,剥夺政治权利三年,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禁止从事殡葬行业三年。高理照、方宏翠等11名被告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八年至一年四个月和数额不等罚金的刑罚。合肥中院二审依法裁定维持原判。该案系全国首例殡葬行业涉黑案,《人民法院报》以“扫除太平间里的黑恶”为题进行报道。
6.优朋公司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北京优朋普乐科技有限公司向“安徽iTV”超级影院专区提供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侵犯了优酷网络技术公司独占专有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合肥中院在案件审理中查明权利人损失数额明显超过法定赔偿最高限额,作出在法定赔偿限额以上酌定赔偿数额的判决,判决赔偿1160万元,体现了“把违法成本显著提上去”的严格保护知识产权的司法立场。
7.陆小军案、邱自强案:2019年4月12日,安徽省扫黑办发布安徽省扫黑除恶十大典型案例,合肥法院审理的陆小军等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邱自强等恶势力犯罪集团、郭庭等“恶势力”团伙寻衅滋事案入选。
8.向勇案、谢大周案、蔡家才案:2019年12月13日,安徽省高院发布五起安徽法院涉黑涉恶案件典型案例,合肥法院审理的向勇等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谢大周等恶势力犯罪集团寻衅滋事、故意伤害案,蔡家才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等罪依法不予减刑案入选。
9.韩贻坤受贿案:2007年5月至2015年春节期间,被告人韩贻坤利用担任徽商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商之都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商之都华亿购物中心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等职务便利,在战略合作、物业租赁、品牌经营、职务提拔等方面为有关单位及个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25人所送钱款共计173.8万元,未按照规定转让资产造成损失307.5万元,向亲友经营单位采购商品造成国家经济损失66.4万元。2019年3月,巢湖市人民法院对韩贻坤以受贿、行贿、国有公司人员失职、为亲友非法牟利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85万元。
10.不动产登记中心司法业务登记服务窗口:2019年9月19日,合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合肥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在合肥中院设立合肥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司法业务登记服务窗口,全国司法部门对合肥市市区的房屋、土地等不动产的查询业务、预查封(解封)业务均可在该窗口进行办理,极大提高不动产查控效率,这也是合肥中院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执行效率的创新举措。
11.“易执行”系统:该系统拥有“易曝光”“易直播”“易悬赏”等核心板块,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可将法院提供的失信人信息“精准推送”到被执行人的“生活圈”“朋友圈”,并对接“今日头条”“腾讯新闻”“百度”“360”“信用中国”等30多家知名互联网平台。
12.执行指挥中心“963”模式:法院执行指挥中心集约化办理执行立案、执行准备、线上查控、线下外勤、网络拍卖、执行公开、联动惩戒、信访接待、警力保障9项辅助事务,切实承担起案件流程、执行数据、部门事务、终本案件、调研宣传、工作效能6项监督管理职责,为攻坚执行难提供工作考核、协作联动、信息技术3项机制保障服务,推动全市法院整合执行力量,统一调度执行活动,形成执行合力。
13.财产保全保险担保机制:申请保全人在财产性保险公司以较低费用投保财产保全担保责任保险后,保险公司向法院出具担保函。该机制有助于降低当事人保全担保的成本,提高保全率,促进对被告(潜在被执行人)的财产查控以及时间前移,进而为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的顺利执行提供更多保障,防范和减少执行不能的法律风险。
14.“两个一站式”建设:2019年8月,最高法院发布意见,提出全国法院建设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建成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切实提升人民法院解决纠纷和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
15.“一平台两机制三加强”:指以一个在线调解平台为载体,以综治考评和经费保障两项机制为保障,以加强特邀调解组织和特邀调解员建设及司法确认为三个抓手的多元化纠纷解决体系。
16.“无案社区”:即“无案、无讼”(无民事案件、无刑事案件、无行政案件)为主要内容的“无案村(社区)”创建意见,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有效预防化解基层社会矛盾纠纷,打牢平安合肥、法治合肥建设的根基,全面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和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
17.诉讼风险智能评估系统:合肥中院自主研发具有50个案由的“诉讼风险智能评估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法律知识图谱等技术,生成风险评估报告及法律意见书,并附有相关法规和案例,向当事人阐明诉讼风险,降低诉讼预期,引导当事人选择多渠道解决纠纷。
18.“五五改革纲要”:2019年2月27日,最高法院发布《关于深化人民法院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的意见》,即《人民法院第五个五年改革纲要(2019-2023)》,主要包含10个方面65项改革举措,通过科学构建坚持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服务和保障大局制度体系、以人民为中心的诉讼服务制度体系等10大体系,推动公正高效权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更加成熟定型。
19.“陪审宝”信息管理系统:“陪审宝”信息化管理系统由书记员在系统后台发布案件开庭时间、地点、类型等任务信息,人民陪审员只需适用专属账号登录,就可以在手机终端选择参审案件报名,由“陪审宝”随机抽选陪审员参与陪审,实现开庭排期、预约陪审、参审考勤一体化双向管理,有利于扩大人民陪审员参审面,提高陪审员科学配置水平。
20.认罪认罚从宽:依据刑事诉讼法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对于指控犯罪事实没有异议,同意检察机关的量刑意见并签署具结书的案件,可以依法从宽处理。
21.“线上警民联调司法确认”平台:合肥中院自主研发“线上警民联调司法确认”平台,实现对公安机关调解成功的民事纠纷线上审查、立案、确认并送达。
22.长三角司法链:2019年5月22日,上海、浙江、江苏、安徽四地法院引入支付宝的蚂蚁区块链技术,成立长三角司法链,打造“全流程记录、全链路可信、全节点见证”的司法级别信任机制。对起诉、调解、立案、送达、举证质证、庭审、判决、执行、档案管理等影响审判质量效率、影响司法公信力的关键环节全都盖上区块链的“戳印”。这些“戳印”包含了可信时间、可信身份、可信流程、可行环境等关键信息,并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向区块链的全体节点实时广播,实现全程留痕且不可篡改。合肥中院为首批四家签约法院之一。
23.区块链电子证据存证:电子证据是指以数字形式存储的证据信息,如电子合同、电子发票、电子文章、电子邮件等。电子证据存证通过与区块链技术的结合,可将电子证据的摘要信息通过区块链分布式存储,不可增加、删除、修改,并具有追溯性,可重现提取过程。通过电子签名,保证内容清晰、客观、准确,提取主体真实可靠,通过区块链镜像公正性政务节点可多源通过文件哈希值、所颁发证书编号等形式相互验证。当事人进行诉讼时,可将自己的证据存入区块链电子证据平台,在后期可随时调用。
24.“整肃纪律作风、廉洁公正司法”警示教育:2019年3月起,全市法院开展为期一年的“整肃纪律作风、廉洁公正司法”专题警示教育活动,严肃整顿违反政治、组织、廉洁、群众、工作和生活“六大纪律”及审判纪律问题,引导全市法院干警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坚守廉洁司法底线,严格依法公正履职。
25.“一性两化”:为有效化解执行难,最高法院提出“依法突出执行工作的强制性,全力推进执行工作信息化,大力加强执行工作规范化”的工作思路。
26.民事诉讼繁简分流改革试点:2019年12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作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授权最高人民法院在部分地区开展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授权最高法院在20个城市的中基层法院和部分专门法院开展以优化司法确认程序、完善小额诉讼程序、完善简易程序规则、扩大独任制适用范围、健全电子诉讼规则为主要内容的民事诉讼繁简分流改革试点工作。合肥市两级法院为安徽省唯一试点法院。
合肥中院官方微信二维码 合肥中院人民微博二维码
全市法院审判和执行工作情况图
注:2019年瑶海区法院结案25386件,庐阳区法院结案22132件,蜀山区法院结案22278件,包河区法院结案32045件。
— 10 —